《奮斗》這部片子引起我思考的是“為什么奮斗”,影片傳達給大家的觀念是人要為夢想而奮斗,人都有夢想,換句話說是至少是要有目標,片中有這樣的對話:
“奮斗要先找到個目標”
“這個目標是什么呢?”
“我也不知道,但這個目標就是在那兒,也許它什么都不是!”
在當今這個學習型社會里,人與人之間的差異,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差異;人與人之間的“較量”,關(guān)鍵在學習能力的“較量”?,F(xiàn)在已經(jīng)進入了知識爆炸的時代,知識更新周期空前加快,現(xiàn)有知識每年在以10%的速度更新。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,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學習,更新知識,學校里學的知識不可能用一輩子。以前,我們把不識字稱之為“文盲”,未來學家托夫勒說,未來的“文盲”是想學習而不會學習的人。
現(xiàn)代社會的概念就是當你還沒掌握這項技術(shù)的時候,你正在被淘汰;當你掌握了這項技術(shù)的時候,你已經(jīng)被淘汰了。危機與成功者的后背只相隔0.1毫米。在弗里德曼的《世界是平的》一書中,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段:在非洲,瞪羚每天早上醒來時,他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,否則就會被吃掉。獅子每天早上醒來時,他知道自己必須追上跑得最慢的瞪羚,否則就會被餓死。所以,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瞪羚,當太陽升起時,你最好開始奔跑。
梁啟超在《少年中國說》中講:“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,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,其進步未可量也;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,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,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。故今日之責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,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獨立則國獨立,少年自由則國自由,少年進步則國進步,少年雄于地球,則國雄于地球!”社會應(yīng)該做的就是要積極引導人們的社會責任感,尤其是我中華之“少年”。
奮斗是一種生活,一種實現(xiàn)自我價值的必然過程,生命就是過程。年輕需要奮斗,但要明白,清清楚楚的知道是為什么而奮斗,就是實現(xiàn)自身價值,做對社會有益的人?!兑捉?jīng)》中講:“舉而措之天下之民,是為事業(yè)。”奮斗就要奔著這樣的目標去。
我們需要奮斗,因為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支撐去生活,但我們更需要用“艱苦”作它的前綴。胡錦濤同志講:“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,是難以自立自強的;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,是難以發(fā)展進步的;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,是難以興旺發(fā)達的。”何況我們這些個體,我們的祖先也早就講過,“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”、“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”,“憂勞興國,逸豫亡身”,……。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